影汇坊讯 今日,改编自麦( mài)家同名小说,高群书执导( dǎo),张译等主演的谍战片《刀( dāo)尖》正式上映。电影中的故( gù)事发生在1940年,多方势力盘( pán)踞南京,特工金深水(张译( yì) 饰)终日周旋于日本军方( fāng)、汪伪政府和军统之间,如( rú)同行走于刀尖一般,有着( zhe)多重身份的他,在满目疮( chuāng)痍的南京城里小心翼翼( yì)地活着,隐藏着真实的自( zì)己,也寻找着自己乃至整( zhěng)个民族的生路。
直到他遇( yù)到了和他一样心怀国仇( chóu)家恨、却似乎比他更游刃( rèn)有余的林婴婴(郎月婷 饰( shì)),在和她并肩作战与各方( fāng)势力展开明争暗斗的过( guò)程中,于乱世中求生的金( jīn)深水第一次开始真正地( dì)觉醒……

《刀尖》导演高群书接( jiē)受采访时曾表示,《刀尖》这( zhè)部小说首先吸引到他的( de)就是“尘封70年的特工传奇( qí)”,“很多谍战戏都会把主战( zhàn)场选在上海,但《刀尖》的故( gù)事发生在1940年的南京,在当( dāng)时那个经历了重创的城( chéng)市里,有一群人终日行走( zǒu)在刀尖之上,他们有理想( xiǎng)、有文化又不甘受辱,他们( men)活着的目的就是想尽一( yī)切办法保存实力,时刻准( zhǔn)备着跟侵略者战斗到人( rén)生的最后一刻。所谓‘刀尖( jiān)嗜血,近身搏杀’,是这部电( diàn)影要讲述的故事,也是他( tā)们坚定不移的选择。”
无论( lùn)对于小说,还是电影,1940年的( de)南京(汪伪政权)都是一个( gè)讲故事的绝佳背景,多方( fāng)势力在这里汇聚,间谍之( zhī)间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 huó)每天都在上演。
像《风声》《伪( wěi)装者》《麻雀》《色,戒》《潜伏》《无名( míng)》也是汪伪政权时代的故( gù)事,《刀尖》这一次又有何不( bù)一样呢。

《刀尖》的主角——特工( gōng)金深水需要周旋于日本( běn)军方、汪伪政府和军统多( duō)方势力之间,关系错综复( fù)杂。而电影中其他几位主( zhǔ)角也都有着多重身份。观( guān)众看起来可能会“眼花缭( liáo)乱”。今天我们就来拨开特( tè)工的“障眼法”,聊一聊真实( shí)历史中,1940年南京城中的四( sì)方势力。
共产党地下工作( zuò)者
抗战时期,共产党一直( zhí)积极开辟敌后战场,在大( dà)城市的潜伏工作也同样( yàng)没有放松。《暗算》《无名》《潜伏( fú)》等作品都讲述了共产党( dǎng)地下工作者的故事。
早在( zài)新四军成立之初,周恩来( lái)到皖南军部视察时,就明( míng)确指示要开展城市秘密( mì)工作。抗日战争进入战略( lüè)相持阶段以后,对敌占区( qū)开展敌军工作显得尤为( wèi)必要。

1940年5月4日,中共中央指( zhǐ)示,在日本侵略军占领地( dì)区(如上海、南京等地),应和( hé)国民党统治区一样:“长期( qī)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jī),反对急性和暴露。”
同年9月( yuè)18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敌( dí)后大城市工作的通知》(第( dì)一号),要求“全党同志应把( bǎ)开展敌后大城市工作,视( shì)为党的最重要的任务,认( rèn)识抗日战争没有长期艰( jiān)苦城市工作的配合,最后( hòu)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为此( cǐ),必须“彻底纠正忽视与放( fàng)弃敌后城市工作的错误( wù)”,必须“消灭共产党与敌后( hòu)大城市的隔离”。同日,中共( gòng)中央发出关于敌后大城( chéng)市工作的第二号通知,提( tí)出选拔从事敌后工作干( gàn)部的条件。10月2日,中共中央( yāng)发出关于开展华北敌后( hòu)大城市工作的指示,推动( dòng)华北敌后大城市工作的( de)发展。
1940年,国共合作仍在继( jì)续,但已经颇有些“貌合神( shén)离”。一年后,皖南事变就将( jiāng)爆发。
1940年10月初 国民党军韩( hán)德勤部向苏中黄桥新四( sì)军陈毅部进攻。新四军执( zhí)行正确的统一战线方针( zhēn),联络友军和开明绅士,坚( jiān)持自卫原则,予来犯者以( yǐ)迎头痛击,歼灭韩部顽军( jūn)一万一千余人,取得黄桥( qiáo)战役的胜利。

10月19日 国民政( zhèng)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 móu)总长何应钦、白崇禧,向朱( zhū)德、彭德怀、叶挺发出电报( bào)(即“皓电”),大肆造谣诬蔑坚( jiān)持抗战、团结、进步的共产( chǎn)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 liàng),并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 lù)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 kāi)赴黄河以北。11月9日,朱、彭、叶( yè)、项电复何、白(即“佳电”),驳斥( chì)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荒谬( miù)命令和对共产党及其领( lǐng)导的军队的诬蔑,同时表( biǎo)示,为了顾全团结抗战的( de)大局,可以将皖南新四军( jūn)移至长江以北。12月8日,何、白( bái)再次发出复朱、彭、叶、项电( diàn)(即“齐电”),坚持无理要求,进( jìn)一步作反共的舆论动员( yuán)。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 jūn)被国民党军伏击,除约2000人( rén)分散突围外,大部分壮烈( liè)牺牲。蒋介石反诬新四军( jūn)“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 fān)号。
重庆国民政府军统特( tè)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 běn)大举侵略中国,直逼南京( jīng)。1937年10月29日,在淞沪战场打得( dé)热火朝天之际,中国国防( fáng)最高会议召开,蒋介石作( zuò)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 zhàn)前途》的讲话,明确提出迁( qiān)都重庆,以四川为抗日大( dà)后方,继续抗战。30日,国民政( zhèng)府决议迁都重庆。
1937年11月17日( r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 lǐng)国民政府官员撤离南京( jīng)。11月20日,林森一行抵达汉口( kǒu),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 fèn)发表了《国民政府移驻重( zhòng)庆宣言》,宣布国民政府移( yí)驻重庆。12月1日国民政府开( kāi)始在重庆正式办公。

12月8日( rì),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 zhèng)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 guó)防最高会议主席蒋介石( shí)率军事委员会大本营由( yóu)桂林飞抵重庆。同时,以周( zhōu)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 dài)表团也迁抵重庆,并相继( jì)成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 jú)”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chù)”。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 dǎng)政府下设了多个从事情( qíng)报和特务活动的机构,其( qí)中最著名的两个是军统( tǒng)和中统。军统是国民政府( fǔ)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jú)的简称,中统是国民党中( zhōng)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 jì)局的简称。

军统于1938年成立( lì),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除( chú)负责刺探情报,进行反谍( dié)工作外,军统局亦以刺杀( shā)等手段执行情报任务。抗( kàng)战期间军统局曾多次刺( cì)杀投日的军政人员,如暗( àn)杀张啸林、唐经,暗杀未成( chéng)的有殷汝耕、季云卿、汪精( jīng)卫、周佛海等。
南京汪伪政( zhèng)权
汪伪国民政府是抗日( rì)战争期间以汪精卫等投( tóu)靠日本的中国国民党党( dǎng)员为首建立的政权,其以( yǐ)“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名( míng),实际上则是日本在侵华( huá)战争期间扶持的傀儡政( zhèng)权。
1940年3月30日,南京举行所谓( wèi)“国民政府”还都仪式,汪精( jīng)卫担任该政权的“国民政( zhèng)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长( zhǎng),周佛海、李士群为主要成( chéng)员。“汪伪国民政府”一度遥( yáo)奉重庆国民政府主席林( lín)森为主席,汪精卫任“国民( mín)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院( yuàn)长。

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fǔ)”沿用了青天白日满地红( hóng)的旗帜为“伪国旗”,上面缀( zhuì)一块三角黄布以示区别( bié)。
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 chéng)立同日重庆国民政府发( fā)布了一份包含一百多人( rén)的通缉名单。汪精卫,以及( jí)汪伪政府的院部会正副( fù)长官以及所有次长都在( zài)名单上。

汪精卫早年投身( shēn)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 zài)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 qī)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 nián)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 hǎi)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 shān)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 tǒng), 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 huì)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汪精( jīng)卫任中央宣传部长。汪精( jīng)卫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 yú)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 běn)。
汪精卫年轻时所写名诗( shī)《被逮口占》也出现在电影( yǐng)《刀尖》中,诗中写道:慷慨歌( gē)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 chéng)一快,不负少年头。诗的内( nèi)容与汪精卫后期的汉奸( jiān)行径形成强烈的反讽。
侵( qīn)华日军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 wǔ)汉、广州后,已无力再发动( dòng)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共产( chǎn)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 jī)战争的发展,使日军在其( qí)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 yào)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抗( kàng)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 duàn)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这( zhè)样的大背景下,日本调整( zhěng)侵华策略,逐渐将日军主( zhǔ)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 zhàn)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对( duì)国民政府,从以军事进攻( gōng)为主、政治诱降为辅转变( biàn)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 shì)打击为辅。在占领区内,日( rì)军加紧扶持傀儡政权,建( jiàn)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对于( yú)日军来说,1940年还是一个特( tè)殊的年份。日本采用的是( shì)天皇纪年法,日本神武天( tiān)皇元年对应的是公元前( qián)660年,1940年对应的是日本神武( wǔ)天皇2600年。1940年正值日本侵华( huá)战争的僵持阶段,日本政( zhèng)府为其炫耀所谓“武威”,以( yǐ)鼓舞国民士气,大肆操办( bàn)“皇道纪元2600年大典”。这一点( diǎn)在电影《刀尖》中也有体现( 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