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徐峥又带着关( guān)注普通人的现实主义作( zuò)品回归。没有想到,在环境( jìng)愈发收紧的今天,能以如( rú)此力度直击时代痛点,已( yǐ)经可以算得上的国产片( piàn)的扛鼎之作了。毕竟镜头( tóu)对准的,是当下悬而未决( jué)的很多民生事。
电影最让( ràng)我印象深刻的,也是越品( pǐn)越能砸吧出味儿的,是结( jié)尾夜店送餐那场戏,颇有( yǒu)魔幻现实主义质感。
在情( qíng)节设置方面,这是“单王争( zhēng)霸”中的一部分,高志垒和( hé)杨大山谁先把这单完成( chéng),谁就是当月单王。如此,不( bù)论是观众还是戏中人,心( xīn)中都有了一个快速减少( shǎo)的倒计时,当高志垒踏入( rù)夜店开始,这个倒计时叫( jiào)嚣着,闪着红光,催促着高( gāo)志垒奔跑。
不过 ,夜店环境( jìng)立刻给高志垒来了个下( xià)马威,这里的视听技法做( zuò)的非常好,沉浸感满分。高( gāo)志垒一进夜店,一个巨大( dà)的,彩色炫光在烟雾中闪( shǎn)烁交替的,微醺的人们尽( jǐn)情挥舞着双臂摆动身躯( qū)的夜店场面扑面而来;伴( bàn)随着劲爆的音乐,耳边听( tīng)不到除了喊麦声以外的( de)任何声音。已经可以切实( shí)的感受到即使用力呼喊( hǎn),到底谁点了外卖,细若游( yóu)丝的声音也会像投入大( dà)海的微小石子,掀不起一( yī)丝波澜;拖着一着地就作( zuò)痛的脚,穿过满是汗味、酒( jiǔ)味和刺鼻香水味的人群( qún),本以为马上就找到了,转( zhuǎn)身间再次被不知从哪里( lǐ)冒出来的人浪淹没其中( zhōng)。
不得不感叹这场戏的环( huán)境氛围感营造的太真实( shí)了,这绝对不是找了夜店( diàn)实景,而是精心打光拍摄( shè)的,那种嘈杂的,混乱的,茫( máng)然的,无力的置身其中;可( kě)倒计时的皮鞭又从身后( hòu)抽来,脑袋嗡嗡作响,视线( xiàn)模糊不清,还要咬着后槽( cáo)牙硬上的感觉,拿捏的很( hěn)是到位。粗粝又写实的视( shì)听,将当下现实场景中的( de)荒诞之感表现得淋漓尽( jǐn)致。
如前所说,这场戏细细( xì)品味,似乎不止于此。回到( dào)高志垒在路口被车撞的( de)这场戏。高志垒迷迷糊糊( hú)的从地上站起来,一瘸一( yī)拐的走着前往目的地时( shí),拍摄他背影的镜头虚焦( jiāo)并快速抖动,仿佛进入一( yī)场梦境。看到这里不由得( dé)想到,这个镜头会不会是( shì)暗指,高志垒已经在这场( chǎng)车祸中去世了?后面的故( gù)事有他弥留之际的想象( xiàng),也有为过审不得已而为( wèi)之的退让。
一个情节似乎( hū)可以帮助佐证这个观点( diǎn)。高志垒被撞起身的后没( méi)有选择更快的骑车送餐( cān),而是从地上捡起餐走着( zhe)去送,违背了正常的逻辑( jí)。当然,一定会有反驳声说( shuō),是因为他被撞神志不清( qīng),心里只记得要送餐。但是( shì)不要忘了,高志垒入职第( dì)一天,杨大山就教给他,小( xiǎo)电驴是外卖员最重要的( de)东西,两者是深度捆绑的( de),骑车送外卖早已成为他( tā)刻在骨子里的下意识行( xíng)为习惯,就像要快速完成( chéng)送餐刻在他脑子里一样( yàng)深刻。就算是老扣,出了车( chē)祸,第一反应都是去推电( diàn)车,所以,真正的高志垒已( yǐ)经倒地神志不清,抖动的( de)镜头下走远的高志垒是( shì)躺在地上高志垒弥留之( zhī)际的幻象而已。
不过,话说( shuō)回来,真实也好,幻象也罢( bà)。零点钟声敲响之时,所有( yǒu)人的掌声和欢呼送给了( le)逆着人流,努力把外卖送( sòng)到客户手上的高志垒。场( chǎng)面盛大又虚幻,荒诞又真( zhēn)实,心怀悲悯情怀的导演( yǎn)将它献给所有在逆境中( zhōng)拼搏,为自己生活努力的( de)普通人。
你已经足够努力( lì)了,那一刻,你是英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