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生》还没上映就因( yīn)为耗资2亿,预售仅167万被骂( mà),看完点映才发现,徐峥被( bèi)骂一点都不冤。
也许是《我( wǒ)不是药神》的成功,让徐峥( zhēng)瞄上了现实主义和小人( rén)物,但这次《逆行人生》彻底( dǐ)翻车了。
时代不同了,这是( shì)一个毒鸡汤彻底失效的( de)时代,精神胜利法没用了( le)。
而且电影聚焦的人群,外( wài)卖员这一群体离普通观( guān)众太近了,离真实的生活( huó)太近了,容不得作假,一作( zuò)假就失真。
但显然徐峥拍( pāi)的是他想象中的外卖员( yuán),满满的刻板印象,没有触( chù)及到外卖员真实的处境( jìng)。
在现实中,徐峥这样的互( hù)联网大厂主管,年入六七( qī)十万往上,住大房子,孩子( zi)上国际学校,妥妥的中产( chǎn),下岗后最差的过渡选择( zé)也是开网约车,不用和外( wài)卖员抢饭碗。
从动机上就( jiù)开始脱离实际,可见影片( piàn)中还有多少想当然的片( piàn)段。
徐峥做程序员时长期( qī)加班有糖尿病,自从当外( wài)卖员后四个月不用打胰( yí)岛素,把糖尿病都治好了( le)。
徐峥大龄转行做外卖员( yuán),只用了几个月就成了外( wài)卖站的单王。
徐峥被大卡( kǎ)车撞倒满脸是血,自己爬( pá)起来,说买的有保险,还要( yào)先去送单,让卡车司机先( xiān)走了。
家里孩子得白血病( bìng),对自己生活极其抠搜的( de)外卖员,每天都要买彩票( piào),但同时养活一家四口,还( hái)攒下了孩子骨髓移植的( de)钱。
总之,就是在歌颂外卖( mài)员这个职业,可以月入过( guò)万,可以养家糊口,撞车了( le)有保险,运动量大对身体( tǐ)好。
不知道的,以为是美团( tuán)花钱请徐峥拍的宣传片( piàn)。
歌颂苦难,消费苦难,这不( bù)好笑,也不励志。
现实中,外( wài)卖员的处境要糟糕许多( duō),行业门槛低,流动性强,辛( xīn)苦奔波,没有保障, 他们的( de)逆行人生,是被算法逼着( zhe)逆行。
外卖员背后的职业( yè)困境和深层社会矛盾,影( yǐng)片更是避而不谈。
影片最( zuì)看见了最浅层的矛盾,顾( gù)客和外卖员的矛盾,期望( wàng)顾客理解外卖员的难处( chù),别为难外卖员。
这是明显( xiǎn)的矛盾转移,真正压榨外( wài)卖员的,从来都不是顾客( kè)。
资本垄断、算法霸权、平台( tái)抽成过高、阶级固化,任何( hé)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影片( piàn)中都没有讨论。
而徐峥作( zuò)为程序员的优势,研究出( chū)一个路路通的让外卖员( yuán)抄近路的软件,只会给平( píng)台算法加码,把外卖员的( de)时间逼到极致。
徐峥戏里( lǐ)戏外都没有为外卖员群( qún)里谋得一点福利,反而做( zuò)了算法和资本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