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与诗意的变奏曲

尽管2025年的春天才刚刚开始,但我已非常确定,《还有明天》就是今年我看到最好的电影。

它并不囿于“女性主义”的范畴,也不仅限于一部意大利黑白片,在形式和情感上,它都创造了新的秩序——对于当前大批陈词滥调的院线片我们还能有什么期待?就是要像《还有明天》这样的,如在裂缝中迸出新芽的,给我们欢笑和泪水。正是那种新到“冲破一切”的力量,为日复一日的庸常带来惊奇和感动。电影,再次激起众人的心跳。

叙事的变奏

《还有明天》是意大利导演宝拉·科特莱西的首部作品。但这部“开刃作”,娴熟得不像第一次亮剑,而像一把藏了很多年的宝刀第一次被人发现。

它足够犀利,也足够沉着。当你预期它会有瑕疵和漏洞时,它往往精妙地转个弯,又再次激起你的好奇。

饰演主角迪莉娅的正是导演本人。一位典型的辛劳的母亲模样,我们期待她带着沉重的黑眼圈和消瘦的身体展示日常的苦难。故事发生在1946年的罗马,贫穷、饥饿、对战争和死亡的恐惧仍然笼罩在这座城市之上。但迪莉娅优雅地开始了一天,哪怕这一天,从她丈夫莫名的巴掌开始。

开头的一记耳光,猝不及防将我们带入了叙事的漩涡。这个故事要干什么?恐怕是所有人眼睛一亮的疑问。同时,它也是一个定调——正如复杂的交响乐谱上首先标记的调号,《还有明天》的调号带着调皮而诡异的升降记号,注意了,这个故事非同凡响。

如果我们以一个家庭主妇的视角看待这个故事,没有最开始的耳光,它将是无比沉闷的倾诉。一个女人从为家庭准备早餐开始,进入她忙碌却无人在意的一天。她为丈夫和孩子们准备面包,她接受丈夫喋喋不休的指责,她忍受女儿鄙夷的目光,她待众人安心出门,开始奔赴一个又一个“工位”,为家庭赚取微薄但必需的薪资。

故事是从迪莉娅走出小区大门开始真正不一样的。 音乐,为这部黑白片赋予了神秘却新鲜的灵魂。 伴随绝望主妇踏出大门的一刻,不是舒缓的奏鸣曲,而是一支节奏轻盈激昂的现代摇滚。它跟着迪莉娅从容的脚步做出“脚注”:你以为的绝望主妇,自有她生生不息的希望,正藏于这街道、明朗的公共空间中。她将奔赴什么?

我们跟着迪莉娅的昂首阔步,看到了她离开家庭的一天。为富人打针,去伞厂打工,去纺织品商店交换缝补物件,去天台晾晒洗好的衣服,沿途她还会经过闺蜜摆摊的菜市场、美国大兵的管辖区和旧情人的汽车维修厂。她与老友闲谈,邂逅新的朋友,也躲避温情的注目。

离开家的迪莉娅,充满变化和朝气。街道被她走出了公路片的味道,她在一个又一个场所中置换新的故事和对白,逐渐丰满她有趣的样貌。

然而当她回到家中,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她小心翼翼地收信,小心翼翼地准备晚餐,在惴惴不安中等待丈夫回到家的检验和审判。我们从她的一个失误得知:因为超出日常的巧克力,她就将接受一场家暴。

故事的节奏从这里开始又进入一个新篇章。耳光是序,街道是前奏,第一次大的高潮和变奏来自真正的家暴。我们伴随一支诡异的意大利歌曲,目睹夫妻的双人舞。但伤痛、恐惧以及习惯的一套流程全都在这场舞蹈中展现。——美妙的音乐和舞蹈,共同谱写了恐怖。

日常的暴力

抽象的肢体语言,精炼地导出了丈夫殴打妻子的流程。近似贴身热舞,却在肢体的扭曲、变形、眼神的交换和躲避中,激发惊悚的心理效果。

我们听不到迪莉娅的一声哭泣或惨叫,但“目睹”了她被欺凌的全程。这场舞蹈和舞蹈发生地外众人的神情导向一个事实:它时常发生,而孩子们和邻居也早已习以为常。

赫尔佐格曾在他的自传里说, “对于飞来横祸最好的描述,就是警察茫然的眼神” 。电影的艺术并不在于展现,而在于不去展现——当我们没有看到真正发生的事情,我们通过他人的眼神,尽可想象更多的事实——《还有明天》巧妙用这一次高潮,铺垫了全片的核心冲突。

而有意思的是,当你看完电影之后,以为你看过很多次家暴之舞,回头再注意细节时发现:原来导演只用了这一场舞蹈表现日常的暴力。后面的重复并未再次使用,代以丈夫娴熟的“关门”动作,更为精简地通向深渊。

不,还有一次舞蹈,是暴力之后丈夫的愧疚。他紧紧抱住迪莉娅,表达他的忏悔和对往日温情的追溯。蒙太奇展现了两人青春时相恋的甜蜜,但在这支浓情意大利颂歌中我们却感到更为深邃的恐怖——婚姻,给眼前这个女人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迪莉娅如一只惶恐不安的小鹿,被打量,被猜忌,被鄙视。每一次她遭受家暴之后走出门外,她的淡然和解脱让她无能为力的女儿更为生气:“活成你这样我宁愿去死!” 迪莉娅沉默。女儿吼叫,“你为什么不逃?”

“逃去哪里?”

轻盈的嘲讽

迪莉娅的逃避,就像每每发生大战时,她摁下了停止的按钮。

宝拉·科特莱西精准地使用了卓别林式的表演语言,面对每一次唐突、尴尬、无所适从,她总能在临界点到来时,轻轻地挥一挥衣袖。

当她被丈夫打过耳光,她可以顺畅地拿起梳子梳头;当她打开窗户,她可以接受路人走过扬起的灰尘和小猫的尿尿;当她被打完,她如释重负对孩子们说,一切都过去了,又清净了。她总在这样自然的逃避中制造自己处变不惊的秩序。

而最精彩的一次表演发生在那个做弥撒的早晨。当她准备复制一天的流程(如魔术一般声东击西),公公的死亡却打断了她的表演。

紧张的鼓点响起——我们不知道主人公还能不能顺利脱逃——她一定不能了——但迪莉娅冷静下来,她说:“今天不行。”

——这场绝妙的悬念举起与放下,调动了我们的肾上腺素。而一切只发生在宝拉·科特莱西的脸上,她将自己的神情,布置为一个可以洞察敌情的战场。当她说完“今天不行”,为公公铺好整齐的床单正如往日,红色按钮被轻松地转为绿色——我们舒缓下来,迪莉娅又有了一次美妙的躲避。

这就是迪莉娅解构和嘲讽苦难的方式。不顺畅的事情发生了,她总有自己的方式使之合理而顺畅。卓别林在面对贫穷时,将破补丁、破皮鞋一切有辱尊严的事物都变成了可爱的道具,而宝拉·科特莱西同样深谙喜剧的精髓,正是要将自己拉至事物合理的引力关系之外,弹射,形成一次好笑的撞击。

我们在一次又一次发笑之后,被弹回辛酸的现场。迪莉娅从容而优雅,慰藉大家,不,没有什么值得难过的。

直到有一个人真正阻断了她。

秘而不宣的战事

我将迪莉娅(宝拉·科特莱西)的表演形容为一场魔术。因为我们不经意间被她设下的聚光灯欺骗了,一直以为这个故事要从家暴的丈夫这里转向一个旧情重燃的老情人。

迪莉娅收到了一封来信,我们以为是私奔的信。迪莉娅狠心买下300里拉的碎布料制作新衣裳,我们以为她精心打扮为了私会。迪莉娅在一个早晨蹑手蹑脚出门,我们以为她将登上汽车或轮船,和旧情人共赴新的地方开始……

看,这就是陈词滥调的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当一个女人碰到问题,我们习惯将解决方法引至另一个男人。她有她的拯救者,她有她的新命运,但必须从另一个男人那里开始。——这就是《还有明天》精心布下的“骗局”。

但,当你再度细细打量这个故事,原来魔术师在舞台的另一角,早已一点一点打造新的空间。只是聚光灯从来没有停留在那里,我们就按照自己的经验预期了故事的走向。

那个最重要的人,促使迪莉娅挑战秩序的人,一直都是她的女儿。

在影片的一开始,迪莉娅就听到了女儿无法去上学的抱怨。她离开家后去一个富人家里打工,第一眼看到的,是那家人的两个小女孩,梳妆整齐背上书包,准备去学校。

当迪莉娅一家迎来未婚夫一家后,围裙上掩藏的补丁不过是让她稍稍难堪了一下,真正刺痛她的,是未婚夫的妈妈骄傲地说妹妹还在上学,成绩也很好,同时也刺痛了迪莉娅的女儿。

令迪莉娅嗅到事情开始不对时,是她回家时经过甜蜜的小情侣。那场景如此相似,女儿的未婚夫做出了和迪莉娅丈夫当年一模一样的动作——这里的镜头语言是迪莉娅走进了黑暗,死寂一般的停顿。她隐隐地感到了,女儿将会复刻她的命运。

她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女儿的未婚夫开始用迪莉娅丈夫一样的逻辑,进行一场自然而然的暴力。在他们眼中,女人成为妻子后就必须做忠诚的仆人,沉默,闭嘴,不再梳妆打扮。当有一点逾矩的事发生,都是对丈夫的不忠和背叛。

迪莉娅的内心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战场。她的目标从来不是自己去过甜蜜的生活,而是她的下一代不要重复自己的生活。当有人掀起了战役,这位沉默的母亲能做什么?她能做的,敢去做的,远远超过你的想象。比如,炸掉一个咖啡馆。

诗意的宣言

有人说,《还有明天》的前90%都是合理的,最后的10%来得很不合理,好像一个精巧的诡计。

那个诡计到底触痛了更多人的神经——娜拉可以出走,但娜拉走后还能怎样?人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将回到家中,不会有任何改变。

对习惯了陈词滥调的观众来说,《还有明天》最后的10%,也不过是另一种“陈词滥调”。迪莉娅只是装装样子奔赴了投票现场,她真的能改变自己和女儿的命运吗?不相信的人远远多过相信。

然而,对我而言,宝拉·科特莱西和全体创作者的智慧正在于在此——这是发生在1946年的故事,一个普通女人身上的故事。千千万万的女人走上街头,为她们第一次有尊严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投出庄严的一票,她们是否真正做出了改变?

答案是确凿的。 2500万人投票中,1300万来自女性。意大利的国家体制因此而转变,女人也开始有自己的可能性——当宝拉·科特莱西创造出了她祖母那一代人的故事,她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无数迪莉娅投下的票,已经照亮了无数宝拉·科特莱西的命运。

没错,迪莉娅投完票,还会回到苦闷的家中,可能再次接受无端的家暴。但她的女儿不会了,她有了钱,不用来买婚纱,可以用来读书上学。她不必急着把自己嫁出去,像被父亲嫌弃那样,家里终于没有了晦气的女人。她可以骄傲地工作,攒下自己理所应当攒下的钱,而不会称为“偷”。当她不再重复母亲的人生,她可以去更远的街道,去结交更多新的朋友——人们会对她提供的帮助感谢,哪怕只是捡起一张丢失的照片,她也有自己的价值。

她的每一天,不会在耳光、疼痛和惶恐中醒来。她打扮漂亮,走出门外,去明亮的广场。她的心中有一首自己的曲子,唱得响亮。千百年的观念教女人闭嘴,但她终于可以不闭嘴了。她收到写有她名字的来信:开口,说出你的想法。

《还有明天》的最后,响起了充满芬芳的宣言:

“我们紧握选票,正如紧握情书。”

新的故事正和这部电影一起上演。银幕上轻轻抿上嘴唇的宝拉对你说:

“我们还有电影,讲述新的明天。”

???

和朋友看完在讨论一个问题:三人组里头但凡有一个掉链子了,剩下的人谁最惨? 结论是~~女主最惨。 男主嘛,直接继承巨额遗产,美滋滋。 巴莱好难,每天睡醒都要烧一遍CPU:我是这边的,但是我其实要假装是那边的,与此同时我要跟那边假装自己是这边的……问题是这无间道中道的...

37.13K
1周前

苍茫的天涯很热闹

从内蒙古到湖南5000公里,老一辈觉得是让孩子告别悬浮,脚踏实地给自己一条退路;小孩以为未来可期,顶流就在前头; 都觉得自己知道一切,都觉得对方被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谁都觉得自己的剧本才是对的。 “我们拿过最好的剧本,是自己的人生” 但这个剧本,就是瞎子摸象,到底...

91.92K
1周前

《芭比》粉色房子7月17日变成民宿 粉丝绘制《奥本海默》跨界图

影汇坊讯 为了推广7月21日上映的《芭比》华纳想了不少花招,近日他们在美国加州马里布海滩修建一所粉粉嫩嫩的芭比别墅,7月17日开始上架民宿Airbnb对外“出租”,有钱就可以住上芭比的Dream Ho

94.11K
4天前

谢琳·伍德蕾新剧《三个女人》发剧照 聚焦三名美国女性的情感和性生活

影汇坊讯谢琳·伍德蕾、德汪达·怀斯、贝蒂·吉尔平、加布瑞拉·克里维、布莱尔·安德伍德、萝拉·科克、奥斯汀·斯托维尔等出演的新剧《三个女人》发布剧照,定档9月13日开播。该剧去年被Showtime砍掉,

78.46K
5天前

真人版《海贼王》竟然没翻车?

影汇坊讯 没想到看似扑街的真人版《海贼王》竟然“真香”了?特别是在海外,口碑与热度都很不错——烂番茄媒体评分83%,IMDb8.6分,超越《星期三》与《怪奇物语》,创造了在网飞上线的84个国家排名第一

75.74K
4天前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到来,今天仍是未知

其实妹妹职业生涯的断送最大的问题根本不是恋爱,反而恋爱是女主最小的问题,女主摔倒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因为男主也不是因为男主,是源于自身的不自信,原生家庭造成的,妈妈的忽视,同学的区别对待,她一直认为自己活在姐姐的影子下,看到姐姐和男主抱在一起,自卑心理再次...

94.86K
1周前

20年过去,《杀死比尔》为何还是那么好看? 影片曾在北京拍摄 昆汀照常放飞自我

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杀死比尔》,今年迎来了它的20周岁生日。纵观昆汀的导演生涯,《杀死比尔》正好是他对东西方电影狂热迷恋的一封双语情书。在它之前昆汀是更为纯粹的影迷型导演,试图向观众展示一个迷影男孩

13.77K
4天前

短剧3.0时代全球竞速:版权联动+闪电发行定胜负

在好莱坞电影、韩流偶像剧长期主导全球娱乐市场的背景下,来自中国的短剧,以“竖屏快节奏+付费爽感”的模式,正在悄然改写世界娱乐的规则。从东南亚观众痴迷的“逆袭打脸”剧情,到美国用户追捧的“中式

74.85K
4天前

王菲献唱《万里归途》主题曲《归途有风》,道出外交官撤侨背后危险与艰辛

影汇坊讯 今日,由饶晓志执导,郭帆、王红卫监制,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的国庆档电影《万里归途》发布由王菲演唱的主题曲《归途有风》MV。 歌曲由钱雷作曲、唐恬作词。王菲独特的音色与唱腔,搭配真挚感人

79.63K
4天前

辛芷蕾张颂文新片《日掛中天》首曝海报  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重磅回归

影汇坊讯由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获奖导演蔡尚君执导,韩念锦、蔡尚君担任编剧,辛芷蕾、张颂文领衔主演的电影《日掛中天》已于近期杀青并将亮相横店第26届全国影片推介会。今日影片首次官宣阵容并发布“欠债

14.29K
4天前